7月15日,新時代集團旗下蘇州交響樂團召開發布會,正式公布2022-23音樂季的演出計劃。在這支職業樂團的第7個音樂季里,蘇交將為觀眾帶來包括樂季音樂會、室內樂、特別策劃等在內的58場高品質演出,涵蓋60余位古今中外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國內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張藝,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等都將在新樂季首次與蘇交牽手合作。
發布會結束后,與會領導嘉賓和現場觀眾共同觀看了由蘇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陳燮陽執棒的2022華夏音樂節《泱泱國風》音樂會,這也是自2月份受疫情影響以來,蘇州交響樂團的首場樂季演出。
根據蘇州交響樂團公布的樂季安排,2022-23樂季將從2022年9月持續至2023年8月,聚焦中國音樂的中堅力量和新生面孔,將保持對藝術性的追求作為立身之本,在演繹經典交響樂作品的基礎上,融入多元音樂風格、大力支持原創新人新作、探索先鋒實驗表演,以滿足多維度的觀演需求。
在全新的2022-23樂季,蘇交將用60余位古今中外作曲家的經典代表作品,引領大家探索古典音樂的無限性。其中,“音樂巨匠系列”以專場音樂會的方式,呈現羅西尼、圣-桑、普契尼等9位作曲家最經典的作品。重點作品方面,奧爾夫的大型交響合唱作品《布蘭詩歌》、勛伯格的《升華之夜》、多曼的打擊樂協奏曲《時間凍結》、陳其鋼的《五行》都是國內極少上演的經典作品。
此外,樂季還融入了以世界音樂為靈感的作品,用聲音呈現東歐、非洲、中東等全球人文風情。新樂季中,蘇交將緊扣年度時事,如2023年慶祝改革開放45周年、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同時為2024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30周年做好原創作品的創作及排演安排。
蘇交還將舉辦第三屆“華夏音樂節”,用交響樂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交響樂中國化,中國交響國際化。藝術家的邀請歷來都是各職業樂團樂季發布中最引人關注的環節,2022-23樂季,蘇交將力邀多位當代杰出華人藝術家合作,同時推出“青鳥計劃”,為更多國內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現才華的平臺。
新樂季,蘇交將邀請到8位指揮、近30位獨奏及獨唱家參演。國內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張藝將與蘇交首度牽手,為蘇州觀眾帶來豐盛的古典樂大餐;獨奏方面,將與曾獲國際賽事大獎的成熟藝術家與組合,如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上海四重奏合作。
新樂季蘇交還將迎來一批國內90后音樂家中的佼佼者,如鋼琴家羅維、郝端端、萬婕旎、王魯,大提琴家羅偉熹、打擊樂演奏家白偉岐、長笛演奏家孫思翌等。備受樂迷喜愛的“格調室內樂”系列則將進一步帶來蘇交樂手與蘇州本土青年藝術家精彩紛呈的合作。
業內人士評價,蘇交的全新樂季,“既有之前每一個音樂季一以貫之的大咖云集、多元包容等特色,又有緊緊把握時代脈搏、謳歌國家與民族發展的開闊胸襟,同時還有大力弘揚民族交響樂、力推國內優秀青年藝術家的‘國有院團擔當’,蘇交的新樂季和蘇交未來的發展一樣,令人充滿無限期待?!?/p>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蘇交還公布了2022-23音樂季的全新主視覺。輕聽古典,重彩人生——這是蘇州交響樂團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的理念,也是樂團堅持傳遞給所有市民及樂迷的一種態度和感受。
往年樂季開始前,蘇交更多考慮如何通過主視覺,把豐富多彩的演出計劃和星光璀璨的藝術家呈現給廣大樂迷。而面對當下疫情對演出業造成的沖擊,蘇交開始思考作為一支職業古典樂團,能夠為蘇州的音樂市場帶來怎樣的價值。
蘇州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認為,“音樂成為人們行動能量的原料和思想輸送的管道,為市民奉上最優質的精神食糧。這些食糧不但灌溉我們的思想,也滋養我們的肌體?!彼f,蘇州交響樂團對于堅守藝術初心的努力,經過一定時間積累,將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賦能于整個社會,產出更優質的精神食糧,讓蘇州的整體文化環境更加多元和茂盛。
陳光憲介紹,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的文藝院團都造成了很大沖擊,面對疫情的影響,蘇州交響樂團始終選擇主動出擊。敢為人先,從率先試點5G+4K、5G+8K直播音樂會到上周六《牡丹亭》昆曲與豎琴五重奏音樂會上。國內首次將豎琴與昆曲有機融合,探尋傳統戲曲與西方室內樂的創新合作,再到國內首個由職業交響樂團發起、全部演奏中國作品的音樂節——華夏音樂節……蘇州交響樂團守正創新、多元包容的特質愈發凸顯,其成長的步伐也愈發從容矯健。
陳光憲表示,今后蘇交會堅定“藝術為民、藝術惠民”的辦團理念,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與創造力,創作和演奏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以音樂為紐帶,向世界傳遞和弘揚好中國文化、江南文化的國際性、包容性和蘇州城市的無限魅力,繼續擔當好蘇州這座古韻今風交相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的“閃亮新名片”。
《看蘇州》2022年7月16日